东北经济衰退了 餐饮却没有下滑?[来源图片]
时间:2017-05-10 15:04 来源:www.yidiandian-tea.com 作者:1点点奶茶
最近几年,好像全世界都知道了东北经济衰落了。
甚至所谓的经济学家们还给出了一个文邹邹的词,叫做“断崖式下跌”。
2015年,东三省的GDP增速在全国垫底,辽黑吉三省分别是全国倒数第一、第三和第四;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2016年第一季度中,辽宁省GDP还出现了负增长。
为什么这样说呢?
口红效应
在经济学里,有一个词叫做“口红效应”,意思是当经济越是萧条的时候,口红的销量就越会高,为什么呢?
因为,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的消费就会转向购买廉价商品,而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虽然经济萧条了,但是人们依然是有爱美心的,相对口红来说,服装、包包、香水、鞋子会更昂贵一些,所以人们更愿意选择能够带来心理慰藉的口红。
经济不好的时候人们更希望味蕾上尝鲜,吃一些刺激的食物来释放压力,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最近一两年川渝美食,在东北地区遍地开花的原因了。
其实,东北本地餐饮并没有因为经济衰退而大幅度下降,以黑龙江省哈尔滨为例,据滴滴出行2016年上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吃货外出就餐排行中,哈尔滨人排到了全国第三,从这一侧面也可以反映东北餐饮并没有受到经济指数的影响,反而呈上升趋势。
此外,一旦经济不好,就业困难的时候会有更多人萌生出创业的想法,而无疑餐饮行业会成为大家首选行业,所以越是经济不好的时候会有越多人涌入餐饮行业,在规模上也并没有崩盘。
强势业态出路反而更好
虽然,经济下滑,一些业态受影响,但东北餐饮的强势业态却并没有受影响,甚至开店数量比以往的任何时期都多。
1、烧烤业态
“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这句在东北人尽皆知的邪,仿佛最能传神的表达了烧烤业态在东北的繁荣程度。
根据烧烤商户数量占当地美食商户总数的比例,大众点评研究院对全国31个省份的烧烤渗透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三省,烧烤商户渗透率最高,占当地美食商户比例近10%,遥遥领先其他省份,平均每10家餐馆里,就有1家是烧烤店。
在沈阳,每到夏天街边的大牌档生意十分红火,你能看见一群东北大汉光着膀子在外边喝酒撸串,对于沈阳这是最接地气的城市文化。
2、饺子业态
在东北,吃饺子的频率会比其它地区都要高,基本上一个月至少要外出吃两次饺子,频次是不低的,所以才会有“好吃不如饺子”、“上车饺子下车面”等说法,东北的饺子连锁企业同样表现不俗,比如说大连的喜家德水饺,一款饺子就能日销3万份,是地地道道的隐形销量冠军,老边饺子、东方饺子王等知名餐饮连锁企业都是东北走出去的,很多城市的火车站都被东北饺子馆攻陷。
去年,在广东一个区域,一年内开了1000多家东北饺子馆,这很大部分原因是和东北人口外流广东有很大关系。
麻辣烫,起源于川渝地区,但集大成地和发扬地却是在东北。东北人不仅把麻辣烫的做法做了改变,还加上了麻酱等北方属性的调味品,更将麻辣烫发扬光大后推向全国,最具代表的还要属张亮麻辣烫和杨国福麻辣烫,两家加在一起有上万家的规模。
东北餐饮人外地大规模开店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许多优秀的东北餐饮人把“东北三巨头”的业态发扬光大,他们成为龙头,给东北餐饮人树立了榜样:
很久以前的宋吉,这个东北酗,他创造了中国最好玩的烧烤店,他的计划是开10000家门店;
冰城串吧张利,这个东北老男孩,他把哈尔滨烧烤带到全国,在业内有“南木屋、北冰城”的说法;
丰茂盛尹龙哲,吉林延边人,坚持手工串肉,25年后地位依然无法撼动;
东方饺子王马洪波,25年如一日的只为做好这一盘东北饺子;
辣庄的鲁小旭,这个80年后的酗,不满足把火锅店只开在东北三省,去年他插旗北京,成为了簋街最好玩的火锅店;
李家小馆李伟,继李家小馆、锅司令后他又杨帆起航,开出了高端品牌隐厨房,继续传播他的孝道文化;
黄太吉赫畅,曾经有餐饮人给过赫畅这样的评价:“可能十年会出一个黄太吉这样的品牌,但是百年才能出一个赫畅这样的人”,从他做互联网思维餐厅的那天,质疑声就从来没有断过,他最好的回应就是资本对黄太吉的估值一次比一次更高。
也许,很多人觉得一个经济不再强悍的地方,餐饮也好不到哪里,其实这真的是一个误区,经济指数不能代表国民幸福指数,也不能阻挡老百姓吃饭。
唯愿东北餐饮在暖春里发芽,在寒冬里自省,在金秋里结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