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路吃|香港小吃里的各种“仔”你分得清吗?(3)
时间:2017-05-16 09:25 来源:www.yidiandian-tea.com 作者:1点点奶茶车仔面、狗仔粉、鸡蛋仔、碗仔翅、一堆仔的小吃到底是个啥?
上一期【壹路吃】挖掘了6家100元就能拿下的香港米其林一星店,主要集中在港式早茶、烧腊和粥面。香港的本地小吃之多,当然远不止这些,不然米其林也不会把迄今唯一的一本街头小吃指南瞄准香港。
在香港街头那些不起眼的小店铺里,藏着食物最本真的味道。这也是为什么我从香港回来之后,不时就怀念起当初那些并没觉得多么惊艳的小吃。如果说“匠心”和“手作”这种字眼在内地一直是奢侈的象征,那么香港的确是一个奢侈之都。
这一期我们把目光放在了米其林推介的23家街头小吃上。因为想尽可能多的关注香港本地小吃,所以像泰国小食、上海生煎包等非香港本地小吃不在搜寻范围之内。
初到香港,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像我这个“北方仔”一样容易被小吃的名字搞晕——车仔面、狗仔粉、鸡蛋仔、碗仔翅、一堆仔的小吃到底是个啥?为了解决这个困惑,这篇文章主要以介绍小吃本身和其背后相关的文化为主,顺带附上此种食物的米其林推介。在搜寻小吃的过程中,也邂逅了一些虽然“没名没分”但是味道同样不输米其林推介的小店铺,因此在米其林推介之外,也有一些个人发挥。
———
1. 云吞
香港人几乎人人都爱云吞面,即便是周润发这样的大明星,在回答最喜欢什么样的家乡食物时,也避不开这一碗鲜虾云吞。
身在北方,我从小对云吞面的认识很模糊,只听有人随意描述过:云吞面就是面里加了几颗馄饨嘛。幼稚如我,小时候对于云吞面的构想真就是热汤面里泡着几个馄饨。后来在英国生活,偶然吃到了速食的云吞面,才总算对它有了点清晰的认识。直到在香港,我像当地人一样不可自拔的爱上了这种滋味清淡但是做起来绝不简单的面食。
▲鲜虾云吞,要手动把本来盖在碗底的云吞翻上来
一碗正宗的云吞少不了猪骨、虾壳和大地鱼干(比目鱼的一种)熬成的汤底,里面还应该有韭黄小段提味。汤底在不同的店家都有各自的发挥,比如铜锣湾著名的永华面家,就是用鲨鱼骨来熬汤底的;米其林推介的沾仔记,创新的在熬汤时加了罗汉果,所以喝上去比一般的汤底稍甜。
▲做竹升面的日常
面也很特别。对于我这种吃惯了北派面的人来说做云吞用的“竹升面”的口感简直可以用“奇妙”来形容,难以相信面条也可以有这般爽脆的口感。竹升面的脆来源于两点。一是和面的时候不加一滴水,用面粉和鸭蛋来和;二是和好的面团要用碗口粗的茅竹碾压达两个小时:一人坐在竹竿的一头,利用人体弹跳的重力让面团均匀受力,赋予其韧性。云吞面摆放的时候也有讲究,为了避免竹升面长时间泡在汤里而失去口感,通常都是云吞在底,面条在上,且汤底不能没过竹升面为佳。
▲沾仔记的至尊三宝
我最喜欢的还是裹着大虾仁的云吞。尤其是沾仔记的,一个里面就裹着四五个虾仁,一口下去简直让人赞叹云吞就是虾仁最好的归宿!一碗至尊三宝面里还有鲮鱼球和嫩滑的牛肉。
一碗落肚,夫复何求。
在哪吃
米其林推荐:沾仔记
2. 车仔面
比起云吞来,车仔面是一种有点重口味的卤汁面。
车仔面在上世纪50年代兴起。那时正好是香港经济的低潮期,随处可见推车叫卖的小贩,车上放着金属格子做的“煮食盒”。汤汁、面条和各种配菜就放在格子里,买的人可以随意搭配。这种场景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中还能看见。
▲如今的“煮食格”已不必在推车上委曲求全了
现在的香港街头早已没有这种推车的小贩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藏在街边的小店铺,一进门就能闻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卤水汁的味道。车仔面并不是一种特定的面,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搭配汤汁、配菜和粉面。
▲可以自由搭配的车仔面